贾平凹小说特点

2021-05-16   来源:写作指导

  陕西作家,从柳青起,大多寻求一股味道。可简单概括为:厚实,写实。这种审美趣味决定了他们难以浪漫,并缺乏想象。这是一种特征,但同时,也是一种遗憾。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贾平凹小说特点,希望对你有帮助。

贾平凹小说特点

  陕西的作家,人数众多,但大多土气,俗语俚语方言,他们不但不避,反而以为是风格一种。多农村题材,多写实,想象力有限。他们的创作来源于生活,来源于经验。而很少有人能挣脱经验,建立一种“超验”精神。以实写实,看山是山。实在不算最高明的做法了。

  早期的贾平凹就是如此。纵观贾平凹的写作道路,我简单将它分成三部分。第一部分,八十年代,以《商州》系列为代表的大散文,以《浮躁》为代表的小说。不得不说,这一时期的贾平凹还是令人激动的。贾平凹初从乡村走向城市,并在城市中落地生根。他心里有很大的满足,有对城市的向往,热情。又有对乡村的怀念,留恋。这种情绪很微妙,就像小鸡对蛋壳的感情,怀念,但并不想回去。这一时期,他写故乡的山水人情,传奇鬼怪。作品是传统的写法,有好人,有坏人,有故事,有冲突。棱角分明,一目了然。像《地震》《玉女山的瀑布》《他和她的木耳》《歌恋》等等。作家隐藏在作品背后,但你仍然能体会到他心里的热情。坏有坏的憎恶,好有好的赞歌。不变的是一股子年轻人的冲劲与自信,用他心中的是非观念来衡量世界,整个世界都在作家的笔下有了评判。这一种气韵,你可以理解为年轻人的抱负,也可以理解为“谁不说家乡美”的深情,总之,是很活泼又稍显青涩的。到了《浮躁》,个人认为是贾平凹写商州最好的一部。这本小说中,贾平凹的语言风格更加成熟,更加烙有个人痕迹。最重要的是,作者脱离早期笔法的稚嫩,已经开始抑制自己的激情,迫使自己冷静客观的对待生活和小说中的人物了。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,站在故事外面写故事,才能更精彩。作家要履行了说书人的职责,这个故事才能生动。只是他那种深切的热爱与满腔的情感,在有的章节,还是压抑不住的散逸出来。而这一时期的散文,也如商州的山水,轻盈快活,具有很强烈的民俗感。《商州初录》等三部散文集,堪称美文。语言清秀雅致,情景别有风情,故事神秘新奇。就如一道大菜,色香味齐全,是难得的

  享受。这一时期,贾平凹用文字创造了一个纯真的美好的世界。

  第二个阶段,是九十年代的《废都》。看过很多资料,表明那一时期贾平凹各个方面的低落。写废都之时,贾平凹已在城市生活了十多年。从最初的喜欢,扬眉吐气,到后来的厌倦,以致绝望。在废都一书中有很聚集的表现。在一个号称文化古都的西京城里,以庄之蝶为首的四大文化名人,过着看似高雅实为堕落的生活。庄之蝶收藏字画文物,贩卖盗版图书,引逗少女少妇,讲究饮食等等。这些习气,完全是一派旧文人的喜好。他内心也有痛苦挣扎,他想逃离,但必然在某一时刻回归,因为他依旧沉迷在这些富贵软玉中。这一切必然导致他越来越堕落,越来越空虚的生活。如果说之前的贾平凹一心一意的创造一个清净优美的世界,《废都》,就彻底将这个世界摧毁。他确实将自己的世界摧毁了,外面的世界却依然如旧。关于《废都》引发的后果,稍微去查阅,简直触目惊心。一部小说引发了那么多风波,而这些风波完全砸在贾平凹的身上,他别无选择,只能默默承受。但从艺术的角度来看,《废都》是一部非常优秀非常成功的作品。在这部小说中,贾平凹的语言风格完全确立。古雅平易,精致市井,能将这些元素集于一身,他有这个本事。叙事方式上,很有金瓶梅红楼梦的影子。日常琐碎,生活情景,却可以写的趣味盎然。尤其是那头会思考的牛,简直是神来之笔。魔幻主义?神秘主义?我不知怎么判断。但那种悲天悯人的大情怀,却在一头牛的思维里,淋漓尽致的呈现给读者。不得不惊叹,称他“关中鬼才”,还是很有来由的。而这一时期,贾氏散文也呈现出不一样的神韵。花鸟虫鱼,山水神佛,怡情的,养性的,写人的,状物的。寥寥几笔,就是一副深刻的景象了。

  后来,他又写了《怀念狼》《高老庄》。我看了就叹,就有隐隐的失望。气韵不如从前,那份满满的热情溜走了,只留下一个空架子。看上去喜气洋洋的,其实没什么内容。也不如《废都》好,那种庞杂博大没有了,小市民的小热闹也没有了。不知道这时的贾平凹是不是像他所说的“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”。总之,我看他不像他了,让人叹怀。到了《秦腔》,不知是贾平凹改了路子,还是我变深刻了。这回,我看懂了他。别人说,“这是什么吗,净是些鸡零狗碎”。我替他说“平凡处著的文章,写的精妙,才算是真正的精妙呢”。贾平凹将目光还原到他的家乡,最初,他写这里的人怎么发家致富,怎么引进技术,一心一意的建设自己的家,并满怀信心。而如今,他写这些人怎么离开土地,怎么放弃农村,留下的人又怎样挣扎。这种现象,我的眼睛里也看的很多。所以,我了解,我可以感同身受。农民没有了土地还算什么农民?但农民要是饿死在自己的土地上,这土地又算什么?这是一个大时代变迁的趋势,谁也没法阻挡。在这种进程中,总要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,让他们痛,让他们艰难。而这批人,就是社会最底层的农民。他自觉不自觉地以家乡商州的人文地理、自然风光、历史现实为创作的背景,并且越来越广阔、深入地表现着时代剧变中家乡的民情风俗、社会心理、个人命运的变迁,刻画着乡里人的性格与灵魂。他散文创作中的地域文化意识,主要是秦汉文化意识。他的《商州初录》、《商州又录》等散文,从文化的深度揭示了人们的生存世相,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表现了商州人生命力的质朴、坚韧、绵长。《黄土高原》一文,全景式地写出了陕北高啄的风土人情、社会习俗、自然景貌。它从“绳一般地缠起来”的路,沙质的土,写到人们冬日吃饭的情景,婚丧红白喜事,乃至村头小店等,对它们都写得既概括、跳跃,又具体、内在。高原的粗犷、开阔,人民的勤劳、淳朴,种种特质皆如诗如画地展现了出来。

  从《秦腔》中,这八百里秦川,老孺皆能演唱的秦腔,有着与秦川广漠旷远的地理同构的旋律,内化着秦川公牛的力度,早已与秦川农民的生活融为一体。待黄昏降临,秦腔在这地平线上激扬起来,相撞开去时,我们会随着作者一道慨叹:“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、地籁、人籁的共鸣啊!”通过写秦腔,自然写出了秦川人的懔悍粗犷、单纯而复杂的心境,它弥补了我们由于地域阻隔造成的人文地理和民俗学上的欠缺,拓宽了我们对本民族历史的感性认知视野。

  在《走三边》即走定边、靖边、安边,作者抓住沿途奇特的所见所闻,以行踪为线,用纪实性写法,抒发了对陕北“三边”辽阔、富饶、美丽、粗犷的礼赞之情、倾爱之情。一幅幅独特的动态西北风景画,不仅活画出了黄土高原独特的地域环境色调,而又着力渗透了作家自己的感情氛围,把景色、情感和人物都活灵活现地立在读者的脑际中。

  如果《秦腔》写的是农村文明的逐渐凋落,那《高兴》就是在写失去土地的这批人在城市里,造就的另一种新生的文明。这就是我认为的第三阶段了。贾平凹从新将目光投入农村,写农村的变迁。显然,这回的贾平凹冷静了许多。他没有最初稍显盲目的喜悦与信心,也没有中途一棍子打死的茫然与颓废。他开始面对问题,用轻松的笔调,写深沉的情感。对于农村,他不再用世外桃源的情怀去书写。对城市,他也不再暗含一丝排斥。就像刘高兴对五富说:既然现在处在城市里,你就要爱它,把它当做自己的城市,把自己当作城里人。你不爱它,它怎么会爱你?

  《高兴》,是一本复杂的书。这本书里,有一个我一直在想,却至今没有答案的问题。人总习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忖度别人,有时候,会大发感慨,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。见到农民工,会习惯性的说:瞧,真悲惨。我们习惯以自己的惯性思维去想象别人,于是,给这世界下了很多定论。我承认,人要有自己的是非判断能力,要有热情。

  但万万不能让这种热情流入煽情,以至滥情。刘高兴就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:拾破烂怎么了?拾破烂我就成了破烂了?他不但不是破烂,他还要高兴的活着。为一锅拌汤讨论无数种好吃的可能,看西安城的大街小巷,观傍晚的云,访古老的塔。有主人翁意识,敢爱上一个西安城的女人。并竭尽全力,帮助那个悲惨的女人。在这个故事的处理上,贾平凹做的漂亮。他不悲天悯人,也不护短。该是怎么就是怎么。刘高兴是一种心态,五富他们又是另一种心态。刘高兴活的有精神,有气节,五富也活的有自己的算盘和计较。这样才够真实,令人相信。

  《高兴》让我想起一句话“所有悲剧里,有俯首皆是的喜剧,而所有喜剧里,又抑藏不住满满的悲伤”。高兴说:就是这个下雨天,就是眼前这个女人,她给我上了一课。韩大宝给我上了一课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坏人,杏核的这一课教给我如何活下去的法宝。这个法宝是什么?就是计划,就是信心。全书中,最跳跃的一个人就是杏核了。她有着最悲惨的命运,但她却活的有声有色。五富是刘高兴忠诚的追随者,他就是人们眼里的那一类民工。胆小,阴暗,蠢笨,自私。他一心想赚钱,想家。而他死之后,前来奔丧的老婆却只对他留下的几百块钱感兴趣。看到贾平凹写到五富老婆细心的数钱的场景,我只觉得心酸,他怎么如此残忍,还是如此不动声色的残忍?而关于这本书的女主角孟夷纯,我不知道该说什么。锁骨菩萨的这个意象,我以为,已经说尽了孟夷纯。无需多言了

贾平凹小说特点

https://m.qhjz66.com/zuowen/68297/

展开更多 50 %)
分享

热门关注

议论文写作指导评语精选11篇

写作指导

考研英语应用文之信写作指导(合集6篇)

写作指导

高考作文语言写作指导(通用9篇)

写作指导

调查报告写作指导范文(精选十一篇)

写作指导

写作指导5作文【十六篇】

写作指导

高中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集合23篇

写作指导

高考作文写作指导锦集十九篇

写作指导

中考作文写作指导(通用20篇)

写作指导

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汇编19篇

写作指导

初三英语写作指导与优秀【热】

写作指导